丧葬撞七怎么办?

俗谓“死人快过日”,因而一旬十日缩短为七日,“头七”后又以6日为1旬,做“七七”49日实为43日。但上寿者往往到49日才做“尾七”。有些当地在“头七”后,男人以6日为1旬,而女性仍以7日为1旬。做七时,制止理发、赴宴、饮酒作乐、华装盛服等。宁化等地有“撞七”忌讳,即做“四七”那天,若逢初七、十七、廿七这3日为不吉,孝眷须旅居他人家中,名“走七”。一般做法是提早一天或许退后一天! 棺木一般都在”终七”今后入葬。人们以为,人身后七天才知道自己现已死了,所以要举办”做七”,每当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完毕。这主要是受释教和道教的影响。每隔七天祭拜亡魂一次。民间以七日为单位构成丧期的一个阶段,共四十九日,由亡者过世之日起算,第七日为头七,第十四日为二七,尔后依序为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七七一般称为满七或圆七,以七日为阶段的丧期至此完毕。逢奇数之七为大七、偶数为小七,在大七日由亲人代亡亲举办祭拜阎王典礼,或请僧、道诵经礼忏,尤其是在头七与满七,典礼较为盛大。大七的做七典礼中,头七由儿子举办;三七则由出嫁女儿办,称为“女儿七”;五七由出嫁的孙女办,称为“孙女儿七”;满七仍由儿子办,以示积德行善圆满。

丧家为亡者定时作“七七祭”。因每当亡者临终后的第七天进行一次祭祀,俗称“做七”。民间谚云:“死者不撞七,活的没得吃”。又有谚云:“男怕撞头,女怕撞脚。”民间以为,男撞头七,女撞断七,死者阴魂在阴司要受极大苦楚。还流传着:“撞七歌”云:“头七撞七,死者打得叫屈,二七撞七,灵床供在近邻,三七撞七,丧家发迹,四七撞七,墙面坍塌,五七撞七,后代有吃,六七撞七,儿女发迹,七七撞七,眼睛突起”。民间还以为,死者无七可撞,属不吉祥,则要请道士免除。

佛法说,人身后有一段中阴身,一般是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才转其它道,这此期间,为亡者做佛事或念佛经,是对亡者有最大的利益,能够令亡者超升善道。 释教的《地藏经》说:“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积德行善。救拔磨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阴间。天然先渡此海。”刚死不久的人,如没有亲属帮他做佛事做积德行善,他自己生前也没有什么与人为善,就难免堕阴间。“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亲属假如在七七四十九天内,为亡者做佛事做积德行善,亡者能够超生善道。“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血眷属与谋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摆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阴间。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假如撞7就抓紧时间,到寺院做普佛,最好百口在四十九天内天天念佛经地藏经,什么撞七都天然化解了。

遗体告别典礼程序

 遗体告别典礼程序:   跟着治丧工作的变革,遗体离别这种相对比较简洁的典礼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离别典礼的场 所设在殡仪馆和其他合适的共用场所,其典礼一般程序为:

一、安排悼念人员   本程序:安排到场人员、戴白花、黑纱。

二、就位肃立   本程序:主持人招集整体参与典礼的人员就位于遗体前。领导及首要宾客纵队站在左排,家族纵排站于右侧,其他宾客依次站若干排横队。

三、宣读讣告   本程序;1、主持人宣读讣告;2、宣告参与离别典礼的领导、首要宾客、逝者病重住院期 间到医院看望以及去世后到家慰劳家族的领导;3、宣读送花圈、花篮、挽联、唁电的单位和个 人。

四、行默哀礼、奏哀曲   本程序:主持人宣告默哀三分钟、奏哀曲。

五、行三鞠躬礼   本程序:默哀三分钟毕,接着行三鞠躬礼。

六、介绍生平   本程序:主持人宣告请单位领导介绍逝者生平,生平一般不加点评。

七、向遗体离别   本程序:单位领导介绍完生平,主持人招集整体参与典礼人员向遗体离别。次序按先遗属、领导、首要宾客、参与离别典礼的其他人员。向遗体绕3/4圈离别,与遗属握手表示慰劳。

遗体离别典礼主持词【一】   同志们:   今日,咱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办***同志遗体离别典礼。   ***同志****年*月*日去世后,咱们先后收到唁电*件;发来唁电、唁函的单位有:……。   发来唁电、唁函的个人有:……。   今日参与***同志遗体离别的市领导和老干部有:……。)

二、宣读向***同志送花圈(篮)单位或个人、亲朋好友名单:   ***同志去世后,送花圈(篮)的单位和个人有:……。

三、***同志遗体离别典礼开端:   (一)请整体肃立、奏哀乐、默哀(三分钟)…,哀毕;   (二)向***同志遗像三鞠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三)请***同志(单位、部分领导)作***同志生平介绍……;   (四)由***同志亲属代表说话……;(可有可无)   (五)向***同志遗体离别(先亲属、领导及其它人员)……;

四、与遗属握手、慰劳。

上海的丧葬习俗从哪里来?

清明扫墓,各地的习俗各异,移民汇聚的上海,更是五花八门。
然而“扫墓”是“城市”概念,在农村一直叫“上坟”。小时候回老家,外婆和乡亲们都说“上坟”,不会说“扫墓”的。
印象中,“扫墓”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功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清明,集体祭扫烈士墓是必修课。
因为上海多数人是移民,或者是移民后代,家中的长辈多数健在。那时除了偶尔回老家“上坟”,我们的清明,基本是公共概念的“扫墓”。
上海的丧葬习俗从哪里来?本土的习俗还是农村范,但在城市化中被推开了。弱势的移民,无法把本土的习俗带进城市去。
当年上海的城市化由西方文明主导,落实到丧葬环节,“殡仪馆”就是符号。小时候在上海,邻家老人去世,在西式的“殡仪馆”送行。但回老家偶遇白事,还是在宗族祠堂里进行。
城市化早期,民俗还曾抵抗过一阵,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接受“殡仪”。所以就有了由各种“会馆”或“公所”,由各地同乡会举办,延伸着“祠堂”概念。
不过,社会主义的很多习俗与西式文明相同。“一化三改造”后,“同乡会”“会所”或“公所”都消失了,上海人的最后一站就都在“殡仪馆”了。
于是,“清明扫墓”从公共概念演化成家庭习俗,恰好是先公后私的过程。
所以“扫墓”与“上坟”的不同就清晰了:“扫墓”是城市一套,“上坟”是农耕习俗。中国传统概念是“坟”,所以鲁迅写过的是《坟》,而不是《墓》。
咬文嚼字,“坟”与“墓”的意思本不相同。高于地面的叫“坟”;不高出地面的叫“墓”。
“墓”是平的,相匹配的动词是“扫”;而“坟”如山,才匹配“上”的。
上海的城市化程度高,所以“殡仪馆”取代了“祠堂”和各类“会馆”,西式的“扫墓”,完全取代了“上坟”。
于是,领导们清明祭奠,都说是“扫墓”,没有说“上坟”的。
这些年来,上一代移民渐渐谢世,上海人新建了很多“公墓”。但“扫墓”的文化,还是从“上坟”沿袭了过来。西式的殡葬文化,又经历了一轮同化。

上海有几个火葬场

上海有几个火葬场:具体如下:

上海市龙华殡仪馆=地址: 漕溪路210号

上海市宝兴殡仪馆=地址: 西宝兴路833号

上海浦东殡仪馆- 地址: 龚路支路1401号

上海市嘉定区殡仪馆=地址: 嘉朱公路320号

上海市青浦区殡仪馆- 地址: 青赵公路1919号

上海市宝山区殡仪馆=地址: 宝安公路111号

上海市南汇殡仪馆- 地址:沪南公路9707号

奉贤区殡仪馆 -地址: 金钱公路3008号

金山区殡仪馆 -地址: 金张公路6605号

松江区殡仪馆 -地址: 松汇东路60号
上海市闵行区殡仪馆 -地址: 沈杜公路2748号

披麻戴孝,扶棺守灵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从它诞生起就与逝世脱不开联系,生老病死,逝世是咱们躲不过,避不开的论题。

上学时,逝世是课文中的献身,咱们懂得了“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后来,得益于潮哥那开明的班主任老师,带咱们去近邻的医学院太平间

我第一次直面了“逝世”!严寒,幽静……

再一次知道逝世,是亲人的过世的葬礼上。

94岁的太婆,在暑假一个安静的午后永久离开了咱们,她就那样静静的躺在床上,表情漠然,嘴巴微微张开着,一如之前深睡的容貌。

然后,爸爸点着了一封鞭炮,开端联系村里的亲邻,筹办丧葬事宜。杀猪宰羊,搭棚烧水,由专业人士为太婆净洗身体。老一辈们制造孝布,给咱们戴上,手里也让拿着竹筒,上面绑着麻布。听说,古时候三代亲的在葬礼上要心悦诚服行大拜礼,后来人们觉得太繁琐,便用竹筒绑麻布代替手臂,这样跪地行礼也算是心悦诚服的大拜礼了。

咱们一众后辈依照亲属类别,站在搭好的灵棚里,跟跟着前面一身道长装扮的师傅,又走又转,跪拜作揖!一整天除了吃饭,就是在灵棚与灵堂之间打转。

晚上。。我作为直系亲属,有必要守灵。白日已被弄到精疲力尽,听到晚上需求守灵,心里既不愿意又感觉自己责任重大。守灵其实也没怎么惧怕,四周灯火通明,通宵打牌的乡邻磕着瓜子不见一点点疲态,喧嚣声就没停过。更何况,晚上还要跟着道人师傅做礼仪,一直到深夜2点。

亲历逝世的典礼,我的感触仅仅“累”。很累很困,并且也知道了许多此前从来没有见过的老一辈亲属……

三天后,清晨5点,道人师傅在前面领路,口中念念有词,一路抛洒着纸钱。过路口时还叮咛咱们点上香,下跪行礼。众人抬着棺木跟着,一直到下葬的地址。从太婆过世到下葬这一刻,咱们好像都是“欢声笑语”,忙忙碌碌,此时却全都静下来,在山林之中看着道长完结最终的典礼,然后动手下棺填土。

这一刻,我对逝世的感触是——庄严!

太婆过世已三年了,我对她的形象现已十分含糊。其实,在太婆还没逝世前,对她的形象,也只要一个静静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的姿态。

《寻梦环行记》通知咱们,忘记才是真实的逝世!有时候我会想,人的变老,是不是就是为了被其他人忘记!为了给逝世做准备的。变老让咱们没有精力出门,没有精力说话…它让咱们渐渐的被疏忽,被忘记。比及真的过世,咱们也仅仅仓促的完结一场葬礼。

比如我外公口中的太爷爷,说是在我小时候还抱过我。而我,却对太爷爷没有一点点形象。连他过世的回忆也没有!关于一个我回忆中不存在的人,被忘记的人,于我而言,他是不是才是真实的逝世呢?

上海殡葬服务流程

我馆所经营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依据、遗体接运费、寄存费、火化费等必备消费和自愿消费等内容全部公开透明;
第一时间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明细,方便消费者,使其明明白白消费;
设立免费服务台,配置引导员,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坚决杜绝误导消费者、丧托等不良行为;
殡仪馆设立社会公开服务电话,建立领导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服务。

具体流程如下
1.电话预约接灵车辆,预定火化
2.为逝者清洗遗体、更换寿服、整容化妆(此为收费项目价格视遗体情况面议,家属可自由选择)
3.根据家属需求安排悼念厅举行告别仪式(根据悼念厅不同共4个收费档次,家属可自由选择)
4.安排入炉火化:逝者家属持有医院、公安机关、村委会、社区等开据的有效的《死亡证明》、《遗体处理通知书》到火化车间办理火化手续后即可安排逝者的遗体火化。
5.遗物花圈焚烧:为响应国家环保部门号召,我馆于2014年1月引进了专业环保的遗物焚烧设备,同年1月起不再实行露天焚烧遗物,花圈等随葬品,家属将逝者遗物,花圈送交遗物焚烧车间,我馆工作人员将会认真负责的统一焚烧。
6.骨灰装殓:逝者遗体火化完毕后,由工作人员将骨灰分拣清除杂质后,按顺序装殓入骨灰盒。
7.骨灰寄存:骨灰装殓完毕以后,携带骨灰盒、火化委托书到骨灰寄存大楼办理寄存手续。
为了让广大丧属在治丧过程中轻松的办理相关业务,我馆实行一对一的专业引导服务人员全程陪同您办理以上相关业务,在治丧过程中为您排忧解难,竭力满足您的要求。

政策易改 文化难移

本年的清明节,好像各地都在慨叹“清明时节雨纷繁”,一场出人意料的降温,让这个祭奠祖先的节日益发凄凉萧条,与之构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坟地产”的虚火,愈燃愈旺。
国内最大的殡葬企业福寿园近期发表的数据显现,2017年公司的墓地均匀单价从8.74万元/座涨到了10.24万元/座,涨幅高达17.16%,超过了同期大部分城市房价的涨幅,毛利更是高达82.7%。这也使得不少大城市居民慨叹:买墓地比买房子都难,只能到周边地区寻求价格相对廉价的墓地。
墓地价格以近乎不行抑止的态势继续高涨,背面的原因是墓地资源的日益紧缺。根据规定,民政局批阅的《公墓运营许可证》和相关墓穴开发数量都是严格控制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同意,禁绝私行兴建殡葬设备。尽管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着,但墓地供给并未能同步扩张,结果供需矛盾益发突出。民政部的数据显现,从全国范围来看,现在现有的墓穴用地只够运用5年,大部分省市的墓穴用地将在8年内用完。
在价格高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殡葬变革”的声响,又一次活泼了起来。为进一步推动殡葬变革,促进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开展,民政部等16部分提出方针,到2020年,我国骨灰格位寄存、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份额到达50%以上。北京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处处长陈谊也介绍,北京民政部分近年来不只活跃宣扬殡葬新风尚,遍及“厚生薄葬”观念,也在活跃探索大众能承受的节地生态墓葬方法,并配以必定的奖补措施。
科技进步也在殡葬变革中发挥着严重效果,生命晶石、3D人像打印、互联网云上坟等殡葬业新科技,好像为化解殡葬难题供给了全新的途径。以“生命晶石”为例,经过压力高温提高等尖端技术、以故人的骨灰为原料制作晶石,然后推动殡葬土地资源的节省。近年来,这一新风尚现已在上海、北京、浙江等地“落地”。在上海的浦东新区,就有墓园宣告将试水“生命晶石”进墓园。
然而,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说:“修正方针总是简略的,能否推广则要考虑文明根基了。”我国作为一个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国家,“土地崇拜”由来已久: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家喻户晓,人类来自大地,生于大地,最终也要归于大地。“入土为安”、“落叶归根”的观念早已根深柢固。别的,受宗法分封制的影响,我国有考究祭祀的传统。缺少典礼感的日子,算不得真正的文明,古往今来人们使用祭祀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敬重,也表达了寻找美好日子,请求祖先庇佑的美好愿望。在乡土我国,“土”就是多数人安稳的依托物。传统的延续也让很多人情愿将生命的轮回寄予于此,诉诸思维情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如此看来,将祖先骨灰撒入茫茫大海,于波澜中隐于无形、无处寻找,实在是很多人难以承受的。
云上坟、3D人像打印等科技看似便利先进,而风俗的打破,不免形成对传统文明的侵袭,引起文明的传承危机。延续了千年之久的祭祖活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也远远不是简略的“崇奉”二字所能表达清楚的。因此,如何平稳过渡,缓和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抵触,既符合年代潮流,又能承继传统文明中的优异成分,并非一蹴而就。
社会观念总是向前开展的,当年由“土葬”到“火葬”的改动也是颇费周折,现在却已成为新的风俗。其实,殡葬方法一向随年代的开展而改动。三年守灵的要求现已淡化、骨灰盒的体积缩小也阐明现代人需求一种更便利的服丧方法。旧观念的打破,就是新风俗的建立。跟着社会的开展,殡葬准则也必定会不断完善,让情怀依旧在,观念却更加文明。

益善殡仪馆骨灰领取

益善殡仪馆骨灰领取

一、当日需要在火化地领取骨灰的,请带好领灰证等必须物品。当日不领取的,请在第3天后15天内凭领灰证到丧事承办馆领取。如在丧事承办馆已办理好骨灰寄存手续的,请不要办理火化地的当日骨灰领取手续。
二、平板炉和中档炉的随车送殡人数不超过4名,高档炉不超过8名,随车送殡人员中应包含丧事承办人,并和遗体一起抵达,以免因等待造成遗体进炉时间延误。
三、凡前来送殡的家属,请在等待办理手续、等待遗体进炉和等待骨灰出炉、冷却过程中不要随意离开指定的场所,以便我馆服务人员能及时与您联系,并提供相应服务。如果家属有事要离开现场,请事先向我馆服务人员说明情况,并留下联系方式。
四、遗体火化时间因遗体状况的差异而不同,从遗体进炉时间开始计算,一般约需1.5至2小时左右可以出炉,骨灰冷却及拣骨约需30分钟左右时间。为对逝者尊重,保证骨灰质量,遗体火化过程中,请送殡家属耐心等待,等待过程不要随意离开。
五、遗体火化、冷却完毕后,家属可在我馆服务人员的安排下观出炉和纳骨。在纳骨过程中,请配合我馆工作人员安排,注意周围安全,肢体千万不要直接触及骨灰和炉底板,以免发生烫伤事故。
六、送殡家属未留下联系方式,也未告知服务人员离开现场,致使我馆服务人员无法取得联系的,或虽然留下联系方式,经联系后又不能按时到现场的,我们将按照本馆相关工作流程对遗体或骨灰予以处置,不予等候。 七、在丧事承办殡仪馆已支付拣灰炉费用且不随车送殡的,我馆设有绿色通道,并在当日诚信履约。
八、为提高骨灰质量,请不要在遗体包装物内放置铁、铝、橡胶、塑料等随葬品,严禁放置打火机、密封瓶、酒类等易引起爆炸的物品。
九、以上事项,请大家共同遵守。 谢谢合作!

上海市益善殡仪馆到仙鹤园怎么走

上海市益善殡仪馆 至 虹梅南路老沪闵路站 乘坐 729路 7站, 在 放鹤路虹梅南路站 下车
换乘 闵行5路 9站, 在 联青路元松路站 下车
再换乘 马桥1路 14站, 在 仙鹤路民仙路站 下车 至 上海仙鹤墓园

自驾的话,沿着虹梅南路一路向南,到东川路向西…进民仙路,到仙鹤路向南就到了。

人死不让埋了,乱坟岗也要清理?

“前不久,国家出台了《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日前民政部确定80个地区作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也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将刮起一阵殡葬改革之风,土葬也将向火葬大步迈进。”

此次改革方案提出了八大任务

1、健全殡葬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强化殡葬公共服务;
3、改革殡葬管理服务方式;
4、加强殡葬监管执法;
5、加快殡葬信息化建设;
6、深化殡葬移风易俗;
7、推进节地生态安葬;
8、治理农村散乱埋葬。

和农民相关的主要是最后三项。方案提出要开展农村乱葬乱埋专项整治,在有条件地区,大力推行火葬等。

深化殡葬移风易俗
主要指的是要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新理念。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农村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厚葬薄养问题(即老人生前不好好尽孝道,去世后却大操大办,厚葬老人),这是国家不提倡的,今年的1号文件提出要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顿,其中厚葬薄养就是整顿的一项重点。

推进节地生态安葬
指的是推广不占或者少占地、少耗资源的安葬方式,相较于土葬,火葬明显占地面积少,而且相对来说消耗资源也少,因此在很多地方大力提倡,虽然目前火葬并未在全国全面推广,但随着以后的发展和农民思想的逐渐解放,毫无疑问,火葬将是以后的主流。

农村散埋乱葬
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因此随意乱葬的现象在很多地区存在,到处都是,治理的目标就是大力推行集中集约规范安葬,这也就意味着以后集中安葬将是发展趋势。

殡葬改革的主要任务在于整治农村里“散卖乱葬”的问题,也就是说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在自家的山里田里就建起了墓地,而是要根据规定埋到村里的公益性墓地里面,当然火葬这一种安葬方式是比较推广的一种模式,因为相对来讲更加绿色生态,但是开始实施的时候肯定是引导+自愿的形式的,这一点农民朋友们可不必过于担心。

总的来讲,农村殡葬的改革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大势所趋,大家也需要渐渐接受厚养薄葬的新观念。

这次国家提出要在80个地区开展试点,也是为了通过开展试点,让各地区大胆探索,找到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从而更好的推进殡葬改革。

益善殡仪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