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丧葬习俗从哪里来?

清明扫墓,各地的习俗各异,移民汇聚的上海,更是五花八门。
然而“扫墓”是“城市”概念,在农村一直叫“上坟”。小时候回老家,外婆和乡亲们都说“上坟”,不会说“扫墓”的。
印象中,“扫墓”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功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清明,集体祭扫烈士墓是必修课。
因为上海多数人是移民,或者是移民后代,家中的长辈多数健在。那时除了偶尔回老家“上坟”,我们的清明,基本是公共概念的“扫墓”。
上海的丧葬习俗从哪里来?本土的习俗还是农村范,但在城市化中被推开了。弱势的移民,无法把本土的习俗带进城市去。
当年上海的城市化由西方文明主导,落实到丧葬环节,“殡仪馆”就是符号。小时候在上海,邻家老人去世,在西式的“殡仪馆”送行。但回老家偶遇白事,还是在宗族祠堂里进行。
城市化早期,民俗还曾抵抗过一阵,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接受“殡仪”。所以就有了由各种“会馆”或“公所”,由各地同乡会举办,延伸着“祠堂”概念。
不过,社会主义的很多习俗与西式文明相同。“一化三改造”后,“同乡会”“会所”或“公所”都消失了,上海人的最后一站就都在“殡仪馆”了。
于是,“清明扫墓”从公共概念演化成家庭习俗,恰好是先公后私的过程。
所以“扫墓”与“上坟”的不同就清晰了:“扫墓”是城市一套,“上坟”是农耕习俗。中国传统概念是“坟”,所以鲁迅写过的是《坟》,而不是《墓》。
咬文嚼字,“坟”与“墓”的意思本不相同。高于地面的叫“坟”;不高出地面的叫“墓”。
“墓”是平的,相匹配的动词是“扫”;而“坟”如山,才匹配“上”的。
上海的城市化程度高,所以“殡仪馆”取代了“祠堂”和各类“会馆”,西式的“扫墓”,完全取代了“上坟”。
于是,领导们清明祭奠,都说是“扫墓”,没有说“上坟”的。
这些年来,上一代移民渐渐谢世,上海人新建了很多“公墓”。但“扫墓”的文化,还是从“上坟”沿袭了过来。西式的殡葬文化,又经历了一轮同化。

《上海的丧葬习俗从哪里来?》有一个想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