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企业营业额超31亿,死人的生意真好做?

说起殡葬,很多人会觉得瘆得慌,觉得这是一个“黑色产业”。
一来,在中国,死亡长期以来是一个需要避讳的话题,在古代,除非穷到末路才会不得已去干殡葬业,赚死人的钱,即便到了进步的今天也依旧谈“死”色变;
二来,我们素来有“事死如事生”和“薄养厚葬”的传统观念,而整个行业价格不透明,普遍抬高产品单价,让殡葬业成了暴利行业。
这就有意思了,我们既害怕它,又不得不面对它、消费它,这就使得今天的殡葬业不得不揣摩这群用户的特殊消费心理。这正是它的有趣之处。

殡葬行业的消费者们
2
估计有人听到“有趣”俩字,都想严肃苛责我一番。
但是各位,如果今天我们国家已经到老龄化极其严重的地步,那殡葬业也有可能变成一种平常的大众消费。
比如在美国,相比我们对殡葬服务的忌讳,美国人提前预订棺材、墓地以及购买殡葬服务就跟预订汽车一样。
更令你想不到的是,美国的SCI公司(全称Servi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国际服务公司)在2017年,靠“死人”就把营业额做到31亿,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殡葬巨头。

当然,这家家族企业不单单靠规模取胜,而是靠一站式的殡葬服务。
第一,在墓园里可以办一场高雅的小型聚会。
在我们的印象里,墓园是阴森压抑的,但SCI的墓园区就像豪华酒店一样华丽,还附带能容纳400个座位的小教堂,里面不仅有碧绿色玻璃装饰、华丽的皮椅、进口印度地毯和施坦威三角钢琴,甚至古典风格的边桌上还会摆放着精致的小蛋糕。对了,灵柩也可能是桃花心木雕刻而成。
你看,一场严肃的哀悼会愣是办成一场高雅欢送会,据说很多名人都因此“光顾”,比如第40任美国总统。

3
第二,让每个人都能想预订有线电视服务一样,预订殡仪服务。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殡葬服务的水涨船高,人们越来越“死不起”,甚至担心死后葬礼“不体面”。SCI因此推出了一项预订殡仪服务业务。
简单点说,就是让大伙在目前能自己负担得起的时候付清自己将来的丧葬服务费,即便日后殡葬费用再疯涨,家人也不必付一分钱。
如果已经预订服务的客户不幸发生21岁以下未婚子女或孙子女早逝的情况,SCI将为其免费提供殡葬或火化服务。
你看,你没想到的,SCI都帮你想到了,自然受大伙欢迎。

4
回过头,来说说中国今天的殡葬业。
虽说我们一些特有的传统观念让这个行业显得神秘而封闭,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也慢慢让这一行业光亮起来。
早些年,就有殡葬公司为了推广遗体SPA服务,特意跟电视台合作,炒出了一个“90后少女给遗体做SPA”的新闻,在当地引起了热议,而殡葬公司也借题发挥,把殡葬师尊重死者特点当成营销重点,进行宣传炒作,愣是把一件全民忌讳的事炒成正能量的事。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本土的殡葬龙头企业福寿园,在营销上也用到了“名人集邮”。就好比买房时希望住进名人小区,挑墓园也是一样道理。
1995年那会,福寿园的销售额还只有200万元,但一年后就飙升至2760万元,其中的原因就是当年在新疆罗布泊遇难的探险家余纯顺入驻福寿园,提高了知名度。
对于福寿园来说,未来想成为一家人文博物馆,也就意味着目前四类逝者客户非争取不可,比如知识分子、老干部、名人和企业家。
所以你看,曾经看不起的殡葬企业,可能比你更多长远目光。

福寿园的经营数据
当然,更让我惊喜的一个发现是,那些发展得如此神速的殡葬企业,绝不是因为这是一个不透明的企业,而是因为他们已经从单纯的卖产品升华为卖“人文关怀”
比如,瑞士有一家企业就秉承着“用最美的方式纪念心爱之人”的信念开展了一项服务,从人的骨灰里提取物质,制成有特殊意义的钻石,供在世的亲人纪念。
再比如,有企业将逝者的骨灰装入唇膏大小的容器,再用火箭搭载投放到星空中,让骨灰在近地轨道环球飞行30到50圈,最后坠入大气层,成为太空中永不坠落的一颗“恒星”。
更值得一说的是,近些年来,殡葬业也延伸了很多有趣、有意义的产品。
比如,以色列有一家衰老体验馆,让体验者会穿上防护服,体验步履维艰,眼睛渐渐模糊的过程;
韩国的一家死亡体验馆,会让体验者躺进棺材,宣读遗嘱;
而中国也有死亡体验馆,让体验者感受死而复生的过程……
要知道,只要你思维是“活”的,就没有一个行业是“死”的。

上海市白事服务热线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媒体通气会获悉,“白事热线”即日起正式开通。该热线将为市民免费提供殡葬政策和业务咨询、业务受理、投诉受理、电话回访等全方位的殡葬服务信息,24小时服务,全年无休。

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王宏阶说,“丧家只要拨打白事热线,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所属的龙华、宝兴、益善殡仪馆将快速响应,根据丧家需求,24小时提供免费咨询、上门洽谈丧事,全程陪同家属办理丧葬事宜。

家中亲人突然逝世,可拨打预约殡仪馆的上门服务,有服务人员会带上3G电脑,通过预设网络系统为客户提供专设灵堂、预定礼厅等相关服务项目,可大大节省办理丧事时间。陪同服务是指由殡仪馆的殡仪服务专员根据客户的需求,全程陪同客户完成从上门到殡仪馆内现场相关服务的一种全新的殡仪服务模式,使客户实现最大限度的便捷和高效。

为满足丧家中低档服务需求,市殡葬服务中心今年5月1日推出2000元、3000元、5000元惠民丧事套餐服务。最近一个月数据显示,1000至5000元各档次惠民套餐服务达189次,平均消费2050元,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治丧过程中攀比与浪费现象的蔓延。

上海殡葬服务中心推出”生命晶石”定制服务

市殡葬服务中心所属墓园推出错时祭扫“生命晶石”定制服务——为承诺错时祭扫的家属,在逝者骨灰落葬前,保留部分骨灰定制单颗“生命晶石”。
  今天,2017年祈圆节错时祭扫联动活动暨“生命晶石”定制入墓园仪式在滨海古园举行。两年前,上海从韩国引进骨灰晶石化新技术,将骨灰细化至粉末状,在超高温下,让骨灰凝结为晶石状的圆珠,称之为“生命晶石”。据市殡葬服务中心介绍,此次推出的定制服务是针对承诺错时祭扫的家庭,用部分骨灰制作单颗“生命晶石”,陪伴在世亲人,寄托怀念情感。
  今年祈圆节活动正逢上海市殡葬中心发起和倡导下“六大民俗节日”错时祭扫活动四周年。四年来,错时祭扫理念的内涵不断补充完善:从传统“六大民俗节日”错时祭扫,到一并倡导市民选择逝者“生日、忌日或者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错时祭扫;从鼓励公墓实地、实物错时祭扫,到倡导家祭文化和精神传承。据介绍,此次推出为尚未落葬的逝者制作“生命晶石”服务,通过“生命晶石”,家属就可以在家中悼念逝者,清明、冬至高峰期间也就无须再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专程前往墓园祭祀。活动现场,主办方为三位首批定制错时祭扫——“生命晶石”的家属代表举办了简单而又庄重的“生命晶石”交接仪式,家属代表当场签署错时祭扫协议书,以实际行动支持、响应错时祭扫。

益善 把冬至服务工作做细做实

12月1日起,益善山庄就开始接受冬至领灰、落葬预约业务,他们还在电话洽谈时主动向群众宣传错时祭扫的措施和益处,从而在冬至还未到来时就把工作做到前面。对于响应错时号召的客户,益善还为其准备了小礼品。

自12月9日进入冬至服务期起,益善山庄每天上午的工作时间便从八点半提前到了七点,到正冬至那天,早上六点就要开始服务。而冬至带来的远不只是工作时间的延长,更有对服务质量的更高要求。

12月15日下起了雨,益善山庄立即安排在过道上铺上红毡,替来客套上伞套,避免地面出现水渍,造成路滑摔倒。16日虽然雨已经停了,但由于气温骤降,为防止霜冻导致路面湿滑,山庄内仍铺设红毡以防患于未然,这些细节反映出益善人对服务于民的精益求精。

早先帮丧家取出寄存的骨灰时,由于没有标识,工作人员每次都要念念有词地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计数,来寻到格位准确位置。为此每次业务高峰前益善都要对工作人员,尤其是临时支援人员进行突击培训。现在寄存格位有了自己的“门牌号”,标签上五个数字,一目了然地标示了该格位所在的楼、区、室、列、排号,工作人员按图索骥,再也不怕数错了。变化虽不大,却体现了益善人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22日的正冬至,届时除山庄全员上阵外,益善殡仪馆还将动员近70人参与服务,当地政府、社区也会投入公安、消防、城管、保安、卫生等各类支援人员近四十位。面对冬至,益善已做好准备,严阵以待。